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时间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法官文学
往事不须追 来日尤可期
——读《被讨厌的勇气》有感
作者:镇巴县法院 麻莹垠  发布时间:2022-04-26 10:47:47 打印 字号: | |

人人都得学点心理学,不为迎合别人,只为悦纳自己。愿我们拥有被讨厌的勇气,接纳不完美的自己,愿我们不被过去所绊,蜕变出更美的双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题记

 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是一本深入浅出的阿德勒心理学推崇书,听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望而却步,但事实是,我们不需要任何知识储备便可以读懂它,并从中获得拥抱自我的勇气,这便是它的魅力所在。

目前社会普遍接受并应用的心理学理论是弗洛伊德的“原因论”,过去决定现在,原生家庭的影响会伴随人的一生,人们总爱从家庭环境、童年经历中去寻找他们或成功、或失败的原因。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,但若是因“过去”审判“未来”,未免太过消极,完全否定了努力的意义。社会上不乏有许多原生家庭并不完美,却依然活出精彩、收获成功的人,这种“变异”可以从阿德勒的“目的论”中寻到答案。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像是一剂烈性药,刺痛我们的神经,打破所有不愿改变的借口。“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‘不幸’,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,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里,而是因为你认为‘不幸’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‘善’。”你之所以不愿改变,是因为自己下了“不改变”的决心。有人因幼时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,继而以自己知识有限为由,拒绝一切再学习的机会;有人因幼时缺少关爱,继而以情感缺失为由拒绝与他人的亲密交流;有人因幼时登台曾被嘲笑,继而以心理创伤为由拒绝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;有人因曾被欺辱打骂,继而以受过伤害为由还诸他人。往者不谏,来者可追,你的“不幸”不该成为你“不改变”的挡箭牌,而应化为披荆斩棘的利剑,即便满身伤痕,也要浴血奋战,寻找光照进来的地方。

那些“不幸”所赋予的不是伤疤,反是勋章,是即便深陷淤泥,也要开出圣洁白莲的坚韧不屈,是“他强任他强,清风拂山岗;他横任他横,明月照大江”的从容不迫,是生活苦我以“枳”,我却蜜之以“橘”的柔善不恶,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,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,我们虽然不同,但是平等,无限的可能握在自己手中,未来永远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建立一个全新的自我。


 
责任编辑:张译心
友情链接

最高人民法院  中国法院网  陕西法院网  汉中市政府网  新华网  人民网 中国新闻网  法治网  陕西政法网  中国知网法律数字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