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提出:“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,有权必有责。看一个领导干部,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,有没有担当精神。”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指出,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,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。改革创新,是时代进步的要求,敢于担当,是领导干部应具有的最起码的素质。通过近一阶段的学习,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改革创新、敢于担当对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做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的重要性。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,承担着依法调处社会矛盾,维护社会稳定,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。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领导,富有改革创新精神,敢于担当责任,对于为人民司法、为大局服务,对于做好审判工作,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一、强化敢于担当的精神,是为人民司法、为大局服务的必然要求
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,也是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,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,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。人民法院既是司法机关,独立承担着审判任务,承担着为人民司法的职责,但同时人民法院又是国家专政机关,承担着维护稳定,创新社会管理的重任。刘云山同志《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》充分阐释了领导干部要具有敢于担当的精神,同时也对我们承担敢于担当的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。要按照县委“生态立县、药业兴县、旅游强县”的发展战略,目前,我县各项改革事业已进入关键时期,经济发展较快,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类型案件日益增多,因经济发展、项目建设、环境保护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显现。因此,作为领导干部,我们就必须强化自身学习,强化自身担当精神,既要敢于担当,完成好审判任务,更要敢于担当,积极投身经济发展建设,不回避矛盾,不怕承担责任,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,坚决承担起为大局服务的责任,对一些影响发展稳定大局,破坏经济建设的案件提前介入,调处矛盾纠纷,担当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责任。
二、具有敢于担当的勇气,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
时代在不断进步,观念在不断更新,法治社会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。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,作为一名人民法官,敢于坚持、敢于担当是实现司法公正目标的必然要求。司法公正,是审判工作的生命线,要实现司法公正,就必须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,必须具有勇于担当的勇气。周强院长指出,对一些重大敏感案件,法院要敢于坚持、敢于担当。周强院长的这番言论,字里行间透露出:一是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目标不能动摇;二是人民法院面对外部干扰,要敢于坚持,敢于担当;三是社会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司法。作为基层法院的领导,我们一般也不会审理到在全省乃至全国较大影响的敏感案件,但在全县范围具有一定影响的案件我们还是经常碰到,一些案件的审理和执行,事关民生,事关发展,事关稳定。如何依法妥善审理好这些案件,就需要我们具有敢于担当的精神。一是要敢于担当,依法受理。对一些影响加大,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或者具有不稳定因素的案件,我们不能为了图稳定、图安逸就一推了事,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求,只要事关人民利益,就不怕承担责任,敢于担当,依法受理。二是要敢于担当,依法审理。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,坚持以事实为依据、以法律为准绳更是公正的前提。要做到让党放心,让人民满意,就必须具有敢于担当的勇气,排除干扰,依法审理案件,不管事关何人。三是要敢于担当,依法执行。一份判决书,如果得不到执行,就如同一张白条。人民群众怕白条,更怕法律白条,因此,不管案件牵扯到谁,我们都必须具有敢于担当的精神,依法执行,确保合法权益的实现。面对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,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人人都有麦克风,个个都是通讯员,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对法院审判工作的观点、捕获的零碎信息直接输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,有些言论、信息不断积聚最后就形成了影响司法的合力,大有舆论审判压倒司法审判之势。舆论监督司法,无可厚非,司法权的正确行使必须在监督下行使,舆论监督就是其一。但过多的夹杂个人喜好,过度的渲染、造势,混淆视听,让广大群众不明事里,根据一些媒体的片面信息,凭借自己的社会经验法则推断案件走向及结果,一旦审判结果与猜测相去甚远,就指责法院不公,怀疑法官不廉,使法官躺着中枪,让法院无端背上黑锅。因此,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,具有敢于担当的勇气,只有具有了敢于担当的勇气,我们才会排除干扰,依法审理、依法执行,只要我们坚定群众路线信念,依法办事,公正办案,那些不正确的言论会不攻自破。但如果我们缺乏了勇于担当的勇气,面对舆论压力,畏手畏脚,徘徊不前,甚至为了平息舆论,枉法裁判,那公正司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。因此,敢于担当,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。
三、具备敢于担当的责任,是落实司法改革措施的必然要求
党的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确立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目标,司法改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。最高人民法院为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,推进阳光司法,提出建立完善审判流程公开、裁判文书公开、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,这三大公开平台的建设,就是落实司法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。对于我们来讲,就是要承担起领导干部敢于担当、勇于担当的责任,不折不扣地推进三大平台建设,把我们的审判工作全程置于阳光之下,接受人民监督,促进司法公正。一是要坚定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,全面落实司法公开措施。司法公开是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,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。要完成司法改革总体要求,就必须落实司法公开,因此,作为一名法院院长,必须承担起敢于担当的职责要求,承担起对人民的责任、对党的责任,把我院的审判工作全流程拿出来,在阳光下晒一晒,要具有不怕失误的勇气,错了就改,不怕挑刺。通过学习刘云山同志《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》,更进一步解放了自己的思想,明确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,作为一名法院领导干部,一定要发挥敢于担当的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格,敢于担当,敢于负责,全力推进司法公开,全力促进司法公正。在落实审判公开、裁判文书公开措施的同时,积极探索新方法、新途径,弘扬敢于担当的作风,把执行信息公开当做重要环节,积极抓落实,争取案件执行信息、执行日志等全过程公开,对一些因缺乏执行能力而执行不能的案件,通过公开,获取当事人的信任,获取人民群众的理解;对一些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,更要敢于曝光,促进案件执行。总之,要坚持原则、深刻领会敢于担当的本质要求,坚持依法公开,全面公开,推进司法改革进程,促进法院社会公众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。
四、承担敢于担当的责任,是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。
通过深入扎实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改变作风、改变面貌的紧迫性,增强了带好队伍、迎难而上的责任感,勇于承担发展和改革重任,担当起重塑法院形象的重任,理清思路,寻找差距和不足。强化立案信访大厅、人民法庭等司法服务窗口建设,积极开展“服务窗口优质服务年”、“案件质量提升年”等活动,教育法官干警担当起维护经济发展、社会稳定的重任,担当起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的重任,坚定法官就是群众工作者,解决好干警队伍“为了谁、依靠谁、我是谁”、“司法权力从何来、手中权力为谁用、公正司法依靠谁”的思想问题,坚决维护司法公正。作为法院班子的班长,自身更要勇于担当、敢于担当,切实改进“四风”方面存在的问题,做到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,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,发挥好带头作用,以优良的作风,努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。
总之,敢于担当是时代对于我们领导干部的要求,勇于担当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。我自身有决心身先士卒,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,铁肩才能担道义,以自身过硬的作风,担当起领头羊责任,带领全院法官干警为人民司法、为大局服务,为“五个佛坪”建设提供扎实的强有力的司法保障。